寄题李东老渊乎斋

东老幽栖地,渊乎亦妙哉。
空山无客到,流水有花开。
句律今谁敌,诗仙旧所陪。
朱弦悄馀韵,绮席澹(考异:一作堪)浮埃。
竟日门多掩,长沙岁一来。
端能负猿鹤,归计莫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充满了宁静淡泊的意境。

开头两句点明主题:东老(李东老)隐居的地方,就像深潭一样幽静玄妙。这里用"渊乎"形容隐居处的深邃宁静,暗示主人心境的超脱。

中间部分用具体画面展现隐居生活的美好:空山无人打扰,只有流水和野花相伴。这里用"无客到"和"有花开"形成对比,突出隐居的清净自在。接着赞美主人的诗才无人能及,曾经陪伴过诗仙(可能指李白这样的诗人),说明主人也是文采风流之人。

"朱弦"、"绮席"两句用音乐和宴席作比喻:琴声渐渐消散,宴席上尘埃落定,暗示繁华过后的宁静。这里透露出主人经历过热闹,最终选择了平淡。

最后四句是劝勉:虽然整日闭门不出,但每年都会去长沙一次。既然已经决定隐居("负猿鹤"指离开官场),就不要犹豫不决了。"猿鹤"在古代常用来指代隐士生活。

全诗通过描绘隐居环境的清幽,赞美主人的才华,最后劝其坚定隐居的决心,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