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宁静的山水画卷,同时暗含人生哲理。
前四句写景:
两条溪流像狂奔的龙一样冲向山谷,而这里(锦镜)却能稳稳拦住汹涌的水流。当闸门(三版)打开时,千丈高的雪白浪花奔涌而出;当水面平静时,又像一面清澈的镜子,倒映着四周秋意浓浓的山色。这里用"奔虬"和"截众流"的对比,既写出自然的力量,又突显锦镜的雄伟。
后四句抒情:
诗人说多年来(可能指修行或人生追求)就像在翻看一本没有答案的公案(禅宗谜题),直到今天在这里才重新找到方向。最后感谢老师(或指自然)成就这番美景,相信这份清澈的美名会与青山一样长存。
全诗妙在:
1. 动静结合:既有奔腾的激流,又有如镜的止水
2. 以小见大:通过一处景观,寄托人生感悟
3. 双关运用:"公案""路头"既是实景描写,也暗指人生迷途与顿悟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美好的事物(无论是风景还是品格)终将与自然一样永恒,传递出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