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菊

鹅毛剪得墨淋漓,香满秋风洗砚池。
画法若从书法入,赵昌应也学羲之。

现代解析

这首《墨菊》用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联想,展现了水墨画菊花的艺术魅力。

前两句"鹅毛剪得墨淋漓,香满秋风洗砚池":
- 用"鹅毛"比喻毛笔,说画家挥毫泼墨,画出的菊花墨色饱满,仿佛能闻到墨香
- "洗砚池"让人联想到王羲之练字洗笔的典故,暗示这不仅是画,更是书法艺术的延伸

后两句"画法若从书法入,赵昌应也学羲之":
- 点明核心观点:好的画法应该吸收书法笔意。就像写字的力道、节奏能赋予画作生命力
- 举了两位名家:宋代花鸟画家赵昌和书圣王羲之。意思是就算赵昌这样的画菊高手,也该向王羲之学习用笔

全诗亮点在于:
1. 把静态的画作写得充满动感,"剪得""淋漓"等词让绘画过程跃然纸上
2. 通过墨香、秋风的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画作,甚至闻到墨香
3. 提出书画同源的艺术见解,但不说教,用"应也学"这样带点俏皮的说法表达

本质上是在说:最高明的绘画,是把书法的韵律美融入其中。就像画菊花,不仅要形似,更要写出毛笔的力道与节奏,这样的作品才有灵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