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日发朱砂庵径观音岩登老人峰
黄山之麓山匼匝,双峰拱峙作门阖。
枝撑长讶巨石坠,攀跻惟恐两厓合。
寿藤古木相夤缘,一径阴沈少见天。
脚底溟濛踏云气,顶上喷洒过飞泉。
霞城乳窦亘山足,阳壑阴岩互攒簇。
朱砂洞室趾天都,采药仙源接香谷。
振衣直向老人峰,曾云叠涌铺虚空。
初似炊烟浮树杪,却看肤寸起封中。
绵绵飞絮却复迎,团团车盖遥相并。
白衣苍狗半有无,楼阁华鬘递穿迸。
荡胸触石弥絪缊,车马决骤旌旗棼。
如涛如浪复如海,至竟但可名为云。
须臾云归如鸟集,晞发青松身湿湿。
回头却望老人峰,伛偻仍向天都立。
枝撑长讶巨石坠,攀跻惟恐两厓合。
寿藤古木相夤缘,一径阴沈少见天。
脚底溟濛踏云气,顶上喷洒过飞泉。
霞城乳窦亘山足,阳壑阴岩互攒簇。
朱砂洞室趾天都,采药仙源接香谷。
振衣直向老人峰,曾云叠涌铺虚空。
初似炊烟浮树杪,却看肤寸起封中。
绵绵飞絮却复迎,团团车盖遥相并。
白衣苍狗半有无,楼阁华鬘递穿迸。
荡胸触石弥絪缊,车马决骤旌旗棼。
如涛如浪复如海,至竟但可名为云。
须臾云归如鸟集,晞发青松身湿湿。
回头却望老人峰,伛偻仍向天都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攀登黄山老人峰的壮丽旅程,充满了奇幻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想象力。
开篇用"山匼匝"形容黄山脚下群峰环绕的壮观景象,双峰像大门一样对峙。接着描写攀登时的惊险感受:巨大的悬石仿佛随时会坠落,两侧山崖似乎要合拢,让人提心吊胆。古树藤蔓交织的幽暗小径几乎看不见天空,脚下云雾缭绕,头顶飞瀑流泉。
中段展现黄山独特的地貌:霞光映照的山洞,阴阳交错的岩壁,朱砂洞直通天都峰,仿佛仙人采药的秘境。当攀登至老人峰时,云雾变幻的奇观开始上演——起初像炊烟缭绕树梢,转眼间就铺天盖地涌来。
最精彩的是对云海的描写:云团时而像飞絮轻扬,时而如车盖并立;瞬息万变的形态让人联想到"白衣苍狗"的典故(形容云朵变化无常)。云雾中的山峰时隐时现,宛如海市蜃楼。作者用"车马决骤旌旗棼"这样动态的比喻,将翻腾的云海比作万马奔腾的战场,最后又归于平静如海的壮阔。
结尾处云散天晴,作者在青松旁晾晒被云雾打湿的衣衫,回望老人峰,它依然谦卑地朝向更高的天都峰躬身而立。这个画面既写实又富有哲理,暗示着山外有山、永无止境的自然境界。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黄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写得活灵活现,既有"荡胸生层云"的豪迈,又有"白云苍狗"的禅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黄山云海的奇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