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思

君行千里轻所历,妾驰千里心匪石。
春房酌酒意匆匆,愁不在离愁在忆。
鸳鸯瓦上昏无色,鹦鹉杯中尘更积。
灯前独坐制君衣,泪湿剪刀裁不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展现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

首先,“君行千里轻所历,妾驰千里心匪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厚意。诗人说,你(指爱人)走遍千山万水,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我(指诗人自己)则独自在千里之外,心中却坚定如铁,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这里的“轻所历”和“心匪石”都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坚定信念和深厚感情。

接着,“春房酌酒意匆匆,愁不在离愁在忆。”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感。春天的时候,诗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喝着美酒,心情却显得有些匆忙。这种匆忙的心情并不是因为离别的焦虑,而是更多地因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这里的“愁不在离愁在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人的深深思念。

然后,“鸳鸯瓦上昏无色,鹦鹉杯中尘更积。”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鸳鸯瓦上的花纹已经模糊不清,鹦鹉杯中的酒也变得浑浊不堪。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里的“昏无色”和“尘更积”都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向往。

最后,“灯前独坐制君衣,泪湿剪刀裁不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行动。在灯前独自坐着,制作着爱人的衣服,泪水湿透了剪刀,却无法裁剪出合适的形状。这反映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制君衣”和“裁不得”都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情感和行为,展现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决心,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内涵。

木待问

木待问(1140---1212年)字蕴之,号抱经居士。宋浙江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罗峰潘山)人。木待问从小聪明好学,颇得著名学者洪迈(1123----1179年)的赏识,并做了洪迈的女婿,隆兴元年(1163年)状元及第。至礼部尚书,卒于任上,封谥号“文简”。他长于诗文,工于书法,有诗作传世,有书法《谦施贴》传世。与杨万里、楼鈅、王十朋、黄府、甄龙友等人至交,互赠诗词往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