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京兆法书歌
吴兴公子二百载,尺素往往流云霞。
仲温急就散隶色,骨格虽尔风神赊。
狂鬼鸱张学士腕,东海小儿竟涂鸦。
凤池綵笔难再问,鸡林高价徒相誇。
人间不识祝京兆,何处还逢书大家。
此君自称枝指翁,指间蠕蠕出天工。
寒花夜发白兔锋,谁其赠者索与钟。
少年临池亦已精,晚节自喜愈纵横。
当其得意缣素表,一扫万古开精灵。
人云颠旭亦尔尔,毋乃大令更其名。
恍如青天嗷飞瀑,崖翻石走风雷惊。
皂雕秋回击羽坠,绿耳电摄排空行。
兰筋剑距时横出,逸态雄姿随手生。
迩来家鸡轻野鹜,却向真书大矜束。
即看京兆更遒绝,小茧游丝染明玉。
离离落日施荒草,淡淡疏烟挂寒竹。
邻女捧心但益丑,世人贵耳翻见辱。
玉树长埋呼不起,侪辈声名眼前死。
处处黄金购遗迹,东家覆瓿三尺纸,自古文章亦如此。
仲温急就散隶色,骨格虽尔风神赊。
狂鬼鸱张学士腕,东海小儿竟涂鸦。
凤池綵笔难再问,鸡林高价徒相誇。
人间不识祝京兆,何处还逢书大家。
此君自称枝指翁,指间蠕蠕出天工。
寒花夜发白兔锋,谁其赠者索与钟。
少年临池亦已精,晚节自喜愈纵横。
当其得意缣素表,一扫万古开精灵。
人云颠旭亦尔尔,毋乃大令更其名。
恍如青天嗷飞瀑,崖翻石走风雷惊。
皂雕秋回击羽坠,绿耳电摄排空行。
兰筋剑距时横出,逸态雄姿随手生。
迩来家鸡轻野鹜,却向真书大矜束。
即看京兆更遒绝,小茧游丝染明玉。
离离落日施荒草,淡淡疏烟挂寒竹。
邻女捧心但益丑,世人贵耳翻见辱。
玉树长埋呼不起,侪辈声名眼前死。
处处黄金购遗迹,东家覆瓿三尺纸,自古文章亦如此。
现代解析
这首《祝京兆法书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赞美了书法家祝京兆(祝枝山)的书法艺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开篇对比
诗人先用其他书法家(如吴兴公子、仲温)作铺垫,说他们的字虽然也不错,但比起祝京兆还是差了些神韵。用"狂鬼涂鸦"这种夸张比喻,反衬出祝京兆书法的超凡脱俗。
2. 核心赞美
- 天赋异禀:说祝京兆自称"枝指翁"(祝枝山天生六指),但正是这特殊的手能写出巧夺天工的字,就像"指间蠕蠕出天工"这样神奇的描述。
- 笔墨功夫:用"寒花夜发白兔锋"形容他写字时毛笔的灵动,说他年轻时就很厉害,晚年更加挥洒自如。
- 气势磅礴:用一连串动态比喻描写他的书法效果——像瀑布飞溅、像老鹰捕猎、像骏马奔驰,强调字里行间的生命力。
3. 艺术境界
诗人认为祝京兆的书法堪比古代书圣王羲之(大令)、张旭(颠旭),说他写字时能"一扫万古开精灵",意思是突破了传统束缚,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
4. 现实讽刺
最后笔锋一转,感叹真正的艺术常被世人忽视:人们跟风追捧书法,却分不清好坏("邻女捧心但益丑"),甚至把垃圾当宝贝("东家覆瓿三尺纸"),这种讽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全诗精髓:
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比喻(飞瀑、皂雕、绿耳马等),把抽象的书法艺术变成可感的视觉盛宴。既赞美了祝京兆书法的狂放不羁、浑然天成,也暗含了对艺术鉴赏乱象的批评。最后"自古文章亦如此"的感叹,道出了所有艺术创作共同的命运——真正的大师往往生前被低估,死后才被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