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诗 其六

金乌卷海水,东欲上(豫章本作上浴)扶桑。
石性本沉滞,不能随波扬。
丝萦自作茧,渐老甘退藏。
竹会有青色,牵人幽兴长。
匏羹若可饱,何必羡牛羊。
土室若可安,不须高栋梁。
革以脂自柔,铁遇火则烊(原作洋,据豫章本改)。
木可揉而直,惟士心有常。

现代解析

这首《八音诗 其六》用八种材料(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作比喻,讲述人生道理,语言直白却充满智慧。

1. 金乌(太阳)与海水:太阳从海面升起是自然规律,暗示人要顺应天性。就像太阳不会因海水阻挡而改变轨迹,人也要坚持本心。

2. 石头与流水:石头沉在水底不随波逐流,比喻人要有定力,不被外界浮躁带偏。现代社会诱惑多,这种品质尤其珍贵。

3. 蚕丝与茧:蚕吐丝作茧看似束缚自己,实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就像人年轻时拼搏积累,中年后懂得收敛锋芒,这是智慧。

4. 竹子与幽趣:青竹让人心境宁静。在快节奏生活中,能静心欣赏简单事物(比如竹子)的人,更容易获得持久快乐。

5. 匏瓜与知足:用匏瓜(葫芦)做羹能吃饱,就不必羡慕大鱼大肉。提醒我们珍惜已有,攀比只会徒增烦恼。

6. 土屋与简朴:土房子只要能住,何必追求高楼大厦?现代人常为买房焦虑,其实安居不在于豪华,而在于内心安稳。

7. 皮革与铁器:皮革涂油会变软,铁烧热会熔化,说明环境会改变事物特性。但接下来强调——唯有人心可以恒定

8. 木头与人性:木头能拗直,但本质不变。最后点明主旨:就像木头能弯曲却保持本质,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便经历磨难,内心原则永不改变。

全诗用日常事物打比方,传递的核心思想是:做人要像自然万物一样守住本性,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不变的初心。这些道理放在今天依然适用——面对诱惑时像石头般坚定,生活简单如土屋般知足,始终保持竹子的清雅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