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寺歌

圣泉古寺烟波里,规矩双亭凌空起。
怪石㟏岈吐幻云,游鱼拨剌跃清水。
忆昔巴渝太守贤,佐以司马沧州李。
公余飞盖时来游,指点亭台赋燕喜。
太守迁擢感沧桑,司马青衫欲断肠。
荷叶田田留败苇,雕栏曲曲剩方塘。
矩亭零落规亭改,空余佛刹尚爽垲。
载酒宾从旧已非,种桃道士竟谁在。
我来信宿向寺中,蒹葭苍苍万事空。
君不见池上生祠今非昔,已写汉前将军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寺庙的兴衰变迁,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昔日盛景(前八句):用"烟波里""凌空起"等词描绘圣泉寺当年的壮观景象,怪石、游鱼充满生机。通过回忆两位官员(太守和司马)常来游玩、饮酒作诗的往事,展现寺庙曾经的热闹繁华。

2. 今日衰败(中间八句):用"荷叶田田留败苇""雕栏曲曲剩方塘"等对比描写,展现寺庙如今的破败。曾经的朋友都已不在,连亭台都荒废了,只剩下孤零零的寺庙建筑。

3. 人生感悟(最后六句):诗人住在荒凉的寺庙中,看着芦苇苍苍,感叹万事皆空。特别提到池边祠堂的匾额都换了,暗示连纪念物都会随时间改变,进一步强化了世事无常的主题。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动的对比(如怪石游鱼vs败苇空塘)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 通过具体物件(亭台、荷叶、雕栏)的变迁来表现时间流逝
- 最后用祠堂匾额更换这个细节,巧妙点明"没有什么能永恒不变"的哲理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我们像看纪录片一样,先看到寺庙当年的热闹,再看到现在的荒凉,自然体会到"繁华终将逝去"的人生真谛。这种用景物讲故事的方式,比直接说理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