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清明同日(2011年4月)

正值游春节,偏逢扫墓辰。
黄鹂音自好,白堕酒空醇。
眼眩花盈野,魂迷路失津。
蘋蘩勤采撷,奉献与何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明时节既想踏青游玩又不得不扫墓祭祖的矛盾心情,充满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人生迷茫的感慨。

前两句直接点明时间矛盾——正是适合春游的好时节,却偏偏遇上扫墓的日子。这里用"游春"和"扫墓"两个意象的对比,生动表现了内心的纠结。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描写这种复杂心情:黄鹂鸟叫声虽然动听,美酒虽然香醇,但都无心欣赏;眼前春花烂漫反而让人眼花缭乱,走在路上都迷失了方向。这些景物描写其实都是在烘托主人公心神不宁的状态。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采了很多祭祀用的水草(蘋蘩),却不知道要献给谁。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深深的哀伤:也许亲人已逝,也许漂泊在外无法祭扫,这种"无处寄托的思念"比直接写悲伤更有感染力。

全诗用日常景物和生活细节,自然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把现代人在传统节日里那种既想遵循习俗又感到迷茫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容易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