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寺

寒岩一片云,出没长松顶。
下有幽栖人,往来樵牧境。
相看两相得,无言意自永。
冷风忽飘飖,吹堕清凉岭。
斐□金色界,望望何辽迥。
时逢绣墩翁,或啜均提茗。
为谈般若寺,将无衡茅并。
仙衣几时还,青旻日引领。
那得寒潭中,复驻悠悠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场景,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开篇用"寒岩上一片云在松树顶飘动"的画面,营造出清幽的山林氛围。松树下住着一位隐士,偶尔与路过的樵夫、牧人相遇。他们静静对视,无需言语就能心意相通,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突然一阵冷风吹来,把云朵吹到了更远的清凉岭。诗人远眺,看到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寺庙金光闪闪,显得神秘而遥远。这时遇到一位坐在绣墩上的老翁,一起喝着清茶,聊起了般若寺的故事。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仙人何时归来?每天望着蓝天期盼。多么希望那清澈的潭水中,能再次映照出仙人悠然的身影啊!

全诗通过云、松、风、寺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脱凡尘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禅意境界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禅意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