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太宗(文皇)善于听取批评意见,而大臣魏征(郑公)因为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但诗人感慨,像魏征这样正直的人,最终却被唐太宗戏称为"田舍翁"(乡巴佬),这件事让诗人感到痛心。
诗中"婴鳞固为难,回天亦非轻"这两句很关键,意思是:触怒皇帝就像触碰龙的逆鳞一样危险,想要改变皇帝的想法更是难上加天。这说明了在古代,大臣劝谏皇帝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选择:既然劝谏皇帝这么难,不如回家种田。这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既想为国效力,又对官场险恶感到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唐太宗的"纳谏"形象和实际对待谏臣的态度,揭示了古代君臣关系的复杂性。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正直官员的同情,以及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