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瘦道士的形象,以及他隐居的深山环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干扰的警惕。
前两句"巉岩瘦骨欲成金,云锁三茅洞府深"用生动的比喻描写道士:嶙峋的山石比喻他清瘦的身形,"欲成金"暗示他修道有成,即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云雾笼罩的深山道观,营造出神秘幽深的氛围。
后两句"莫遣桃花流水出,等閒应被客相寻"是诗人的劝诫:不要让山中的桃花随着溪水流到山外,否则会引来好奇的访客打扰清修。这里用"桃花流水"象征山中的美景和隐居生活的信息,提醒要保持隐居之地的隐秘性。
全诗通过简练的意象,展现了道家清静无为的生活理想。诗人用通俗的比喻(瘦骨如巉岩、桃花流水)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深山修道的意境,同时也传递了一个深刻道理:真正的修行需要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