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德庆

千里河山不尽期,黄茅白苇满江湄。
一樽何处逢人易,三伏中流系楫迟。
渔艇来归云漠漠,午蝉初奏雨丝丝。
如僧怪石苍江畔,似迓行舟索我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德庆时看到的江边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闲适诗情。

前两句写江景的辽阔苍茫:千里河山望不到尽头,江边长满黄茅白苇,一片野趣。这里用"不尽期"形容视野的开阔,用黄白相间的植物色彩勾勒出夏日江岸的质朴美感。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旅途中的闲适时刻:三伏天里停船江心,随处都能遇到共饮的朋友;看渔船在薄雾中归来,听蝉鸣伴着细雨。这些画面捕捉了夏日水乡特有的悠然氛围,渔舟、蝉声、细雨交织成慵懒的韵律。

最后两句最有趣:江边怪石像等待化缘的僧人,又像在向行舟"讨要"诗句。这里把石头拟人化,既写出江岸景致的奇特,又巧妙交代了作诗的缘由——仿佛是被风景催着写诗。这种与自然景物 playful 的互动,展现了诗人随性洒脱的创作状态。

全诗像一组流动的风景镜头,没有刻意抒情,却在平淡的渔舟细雨、怪石江波中,自然流露出文人漫游时那种闲散自得的意趣。最打动人的正是这种不经意间与风景的相遇和对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