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兆山寺

名山寂寞背人开,李白招呼野客来。
石室嵯峨香雾杳,山僧指点读书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幽静的山寺,以及诗人与山僧的互动,充满了隐逸的趣味和历史的遐想。

开头"名山寂寞背人开"用拟人手法,说这座有名的山寺平时少有人来,仿佛故意避开人群,独自开放。这种写法让山寺有了性格,显得清高又神秘。

第二句"李白招呼野客来"突然把唐代大诗人李白拉进诗中,说他在招呼像自己这样的山野游客。这里用历史名人做引子,既点出此地与李白的渊源(白兆山相传与李白有关),又暗示自己也是李白那样的洒脱之人。

后两句写实景:"石室嵯峨香雾杳"说高耸的石屋笼罩在缥缈的香雾中,画面既雄伟又朦胧;"山僧指点读书台"则出现一位热心的僧人,正指着李白当年读书的遗址讲解。这个细节让冷清的山寺突然有了人情味,古今场景也在此刻重叠。

全诗妙在把寂静的山寺写得生动有趣——山寺会"背人开放",李白会"招呼客人",僧人主动当导游,连石头房子都冒着仙气般的香烟。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幽静到热闹,从现实到历史的跳跃,让人读来既感受到山林的清幽,又体会到访古的乐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