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

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
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地方官员治理有方的故事。

前两句"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是说:在宋神宗元丰年间,有个叫陈汀州的地方官,被当时的文坛大家黄庭坚(黄太史)称赞。这里用"见谓"(被称赞)二字,点出这位官员的政绩得到了文化名流的认可。

后两句"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更有意思:在陈汀州治理下,当地年年丰收(年登),境内连蝗灾都没有。但诗人笔锋一转,说这样的政绩好得让人不敢相信(政恐不相似),用略带调侃的语气反衬出治理效果之突出。

全诗妙在:
1. 用"无蝗灾"这个具体事例,生动展现官员的治理能力
2. "恐不相似"的转折,既保留质疑空间,又强化了赞美效果
3. 短短20字就完成叙事-举例-转折的完整结构,体现古诗的凝练之美

本质上,这是首用生活化语言写成的"点赞诗",通过一个小细节,展现了百姓对清官能吏的喜爱。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种对务实官员的朴素赞美。

陈映

陈映,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知常熟县。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知汀州。三年,迁广东提刑。《永乐大典》卷七八九四引《临汀志》、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三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