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远离世俗纷争、回归自然的向往。
开头两句"水满坳堂柳拂梢,不须结宇用香茅"描写了一个简单自然的居住环境:水塘边柳枝轻拂,不需要用名贵的香茅草来搭建房屋。这里体现了作者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世俗争斗的厌倦。"触蛮有国争蜗角"用蜗牛角上的小国争斗来讽刺人世间的权力争夺;"燕雀何心占鹭巢"则说小鸟不会去抢占白鹭的窝,暗喻自己不愿参与世俗的争名夺利。
"茶灶笔床人共远"写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茶写字,远离尘嚣;"蒋牙菰叶影相交"描绘水边植物相互掩映的宁静画面,展现自然和谐之美。
最后两句"未能便作浮家去,倘许门从月下敲"表达了虽然还不能完全过上漂泊隐居的生活,但希望能在月光下轻轻敲门拜访志趣相投的朋友,共享这份闲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田园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生活理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