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其七 (丙申稿,清光绪二十二年)

莫笑谈瀛胆气粗,眼前时局古来无。
未容樊哙誇功狗,终遣林宗叹屋乌。
浮海已怜吾道废,移山谁悯此公愚。
江湖且作扁舟计,满地秋容雪点芦。

现代解析

这首诗叫做《秋怀 其七》,是清朝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作者所作。现在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说“莫笑谈瀛胆气粗,眼前时局古来无”,这里的“谈瀛”是指谈论远大的志向,“胆气粗”是说勇气十足。诗人先告诉我们,不要笑那些有大志向的人,因为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这种形势在历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

接下来,“未容樊哙誇功狗,终遣林宗叹屋乌。”这里的“樊哙”和“林宗”都是古代的人物,樊哙是汉朝的一个勇士,林宗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文人。诗人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像樊哙那样有功的人,可能会因为时局不公而受委屈;而像林宗这样的文人,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会因为环境不好而感叹自己无法施展抱负。

然后,“浮海已怜吾道废,移山谁悯此公愚。”这里的“吾道”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浮海”则表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已经变得遥不可及。诗人感叹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已经衰落,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解自己的苦衷和无奈。

最后两句,“江湖且作扁舟计,满地秋容雪点芦。”这里的“江湖”比喻广阔的天地,诗人表示自己打算像古代文人那样,隐居江湖,过着漂泊不定、随遇而安的生活。同时,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枯萎的芦苇上落着雪,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自己的无奈,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环境的无奈。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思想。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