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雨雪,喜符征岩、何司直二茂才见过

岁晏何依转徙频,飘零犹似雁来宾。
岩栖且定惊弓鸟,雪卧谁为送炭人。
茅屋纵谈酬酒浊,穷途孤寄仗邻亲。
望衡尚觉层峰隔,安得长来共夕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山雪天中孤寂困顿的生活,以及朋友来访带来的温暖和慰藉。

第一联写自己漂泊无依的状态。用"岁晏"(年末)点明时间,"转徙频"(频繁搬家)表现生活不稳定,"雁来宾"(像候鸟一样)比喻自己像无家可归的候鸟。

第二联写山中生活的艰难。"惊弓鸟"形容自己担惊受怕的状态,"送炭人"用"雪中送炭"的典故,表达渴望有人相助的心情。

第三联是全诗转折点。写虽然住在简陋的茅屋,但有朋友带着浊酒来访,畅快交谈;虽然身处困境,但靠着邻居亲友的帮助得以支撑。

最后一联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望衡"指眺望远方,虽然隔着重重山峰,但希望能经常与朋友朝夕相处。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山中生活的孤苦与友情的温暖形成鲜明对照。语言朴实自然,用"雁来宾""惊弓鸟"等生动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挚情感。诗中既有对困境的真实描写,又不失对生活的希望,展现了文人面对逆境时的豁达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