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中国诗歌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矛盾:形式技巧和真情实感之间的冲突。
前两句"风骚一脉苦难知,媲白抽黄世不疑"说的是:《诗经》《楚辞》开创的优秀诗歌传统逐渐被世人遗忘,人们开始沉迷于雕琢文字、追求形式美("媲白抽黄"指堆砌华丽辞藻)。这种趋势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没人觉得有问题。
后两句"沈谢诸人声律起,千年无复性情诗"点出:自从南朝沈约、谢朓等人开创声律理论后,诗歌越来越注重平仄格律等技巧,导致千年来很少再见到真正抒发内心情感的作品。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当下诗坛的忧虑:过度追求形式完美,反而让诗歌失去了最珍贵的真情实感。就像现在有些作品只顾辞藻华丽或技巧炫目,却缺少打动人心的力量。诗人呼吁回归诗歌本质——用最真实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林泳
林泳,字太渊,自号艮斋,又号弓寮,南宋福建福清人。按《图绘宝鉴》作兴化人。希逸长子。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能诗,工书,善画墨竹。事迹见于《福州府志》、《宋诗纪事》、《书史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