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掖诸友

玉箫吹凤凰,关月写沧浪。
故国几时到,高楼今夜长。
候虫啼露壁,凉叶下银床。
无限怀人意,裁诗远寄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远方朋友的场景,情感细腻而深沉。

开头用"玉箫吹凤凰"和"关月写沧浪"两个优美的画面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箫声如凤凰鸣叫般清亮,月光洒在沧浪水上,这些意象都带着几分仙气和惆怅。

中间四句直抒胸臆:思念故国却不知何时能回,长夜漫漫难以入眠。听着秋虫在沾满露水的墙壁上鸣叫,看着落叶飘落在井栏边,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秋夜的寂寥。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心中充满对友人的思念,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远方的朋友。"裁诗"二字用得巧妙,把写诗比作裁剪布料,显得格外用心。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
1. 用具体景物表达抽象情感,如用虫鸣、落叶写孤独
2. 画面感极强,仿佛能看到月光下的箫声、听到落叶的声音
3. 情感真挚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4. 结尾点题却不直白,给人余韵悠长的感觉

这种借景抒情、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所在。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