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寺庙的春日景象,以及诗人触发的历史感慨。
前四句写实景:春天里,诗人独自探访这座破败的寺庙。僧人都已离去,只剩下空荡荡的建筑。走廊边的竹子投下阴影,雨水顺着藤蔓滴落在题满诗句的墙壁上——这里曾经香火旺盛,文人雅士留下过墨宝,如今却只剩自然植物在静静生长。
后四句转入思考:佛法再精深("龙象"代指高深佛法),也敌不过时间流逝;再著名的山峦,最终也会变成山谷("谷陵"指地形变迁)。诗人站在暮色中望着层层云霞,既是凭吊古迹,也是在感叹一切辉煌终将归于平静。
全诗用"无僧"与"有客"、"画廊"与"诗壁"的对比,以及"龙象"与"谷陵"的转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物是人非之感。最妙的是结尾的"暮云层",既实写黄昏景色,又暗喻历史长河中层层叠叠的兴衰故事,给读者留下悠长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