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山间的宁静画面,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景:清晨的霜钟声隔着村庄传来,清脆悠扬;渡过横塘时,晨光刚刚将天色分开。这里用声音和光线营造出山间清晨的静谧氛围。
中间两句继续写景:浅浅的溪水映照着白色的石头,微微倾斜的山路通向云雾缭绕的高处。这两句用"浅浅"、"微微"这样轻柔的词语,描绘出山间景致的淡雅之美。
后四句转入抒情:作者感叹自己为了生计辜负了隐居山林的约定,卑微的官职只增添了世俗的纷扰。听说佛门能让人摆脱欲望和杂念,所以想借这山间的香气来洗涤尘世的迷惑。
全诗通过清新淡雅的山景描写,反衬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最后借用佛教"无受想"的概念,表达想要超脱世俗烦恼的愿望。诗中"劳生"与"薄宦"的无奈,与"林泉约"、"青云"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古代文人常见的仕隐矛盾心理。
许安世
许安世(一○四一~一○八四),字少张,襄邑(今河南睢县)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宋历科状元录》卷四)。调郓州观察推官。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为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吏房公事。八年,出签书濠州判官厅公事(《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四二)。元丰三年(一○八○)为梓州路转运判官。七年,卒于黄州,年四十四。《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有传。今录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