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河阳溪山行旅图为芹城馆丈题

曾厓铁树闇江关,破墨沉沙尺幅间。
记得承平有嘉话,玉堂深处看春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的意境,并融入了对往昔太平岁月的怀念。

前两句"曾厓铁树闇江关,破墨沉沙尺幅间"描写画作内容:陡峭的山崖、苍劲的古树掩映着江边关隘,画家用泼墨技法在小小画幅中展现出江水冲刷沙岸的壮阔景象。"破墨"指泼墨技法,"沉沙"暗示江水奔流的气势。

后两句"记得承平有嘉话,玉堂深处看春山"转入回忆:诗人想起太平年代与友人(芹城馆丈)在翰林院(玉堂)品画谈艺的温馨往事。"看春山"既指欣赏画中春色,也暗喻当时闲适愉悦的心境。

全诗通过"画中景"与"心中情"的交织,展现了三个层次:
1. 画作本身雄浑的笔墨气韵
2. 画家(郭河阳)高超的艺术造诣
3. 诗人对往昔雅集时光的深切怀念

诗中"铁树""沉沙"的刚健笔触与"玉堂""春山"的柔美回忆形成巧妙对比,用艺术鉴赏寄托了对美好时代的追忆,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山水画的磅礴气势,又能体会文人雅士之间以艺会友的隽永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