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敬身东扶过云居寺伤贞石下世

春色悲人事,松门澹夕晖。
昔游同礼塔,今望各沾衣。
一病惊才尽,三生向佛归。
伤心阶草合,行迹尚依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重游云居寺时,触景生情怀念已故友人贞石的伤感之作。

开篇"春色悲人事"就很巧妙——明明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却让人感到悲伤,这种反差立刻营造出哀伤氛围。夕阳下的松门(寺庙大门)显得格外冷清,为全诗定下基调。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出物是人非的痛:
- 过去大家一起来寺庙礼佛("同礼塔")
- 如今望着同样的景色却泪湿衣襟("各沾衣")
- 没想到一场病就带走了才华横溢的朋友("一病惊才尽")
- 只能安慰自己朋友是去往佛国净土了("三生向佛归")

结尾最动人:台阶上的野草已经长满,但依稀还能辨认出当年和友人一起走过的足迹。这个细节描写特别打动人,让抽象的悲伤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没有直接哭喊悲痛,而是通过春天与哀伤的反差、过去现在的对比、以及台阶野草这个细微意象,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这种含蓄克制的抒情方式,反而比直白的痛哭更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切的哀伤。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