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道中

又渡溵江二月时,淮阳东下思依依。
丘园寂寞生春草,城阙荒凉对落晖。
去国十年初避乱,投荒万里正思归。
临岐却羡春来雁,乱逐东风向北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里漂泊者的复杂心情。

开头两句写诗人再次渡过溵江,正是二月早春时节,从淮阳向东出发时心中充满不舍。这里用"思依依"三个字,把那种一步三回头的眷恋感写得特别生动。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家乡田园长满寂寞的春草,城池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荒凉;另一边是诗人自己已经在外漂泊十年,当初为躲避战乱离开故土,如今在万里之外更加思念家乡。这种家园残破与游子思乡的双重痛苦,读来令人心酸。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站在岔路口,突然羡慕起春天北飞的大雁。大雁尚能随着东风自由地飞回北方,而自己却困在异乡不能归去。这个"羡"字用得极好,把人在乱世中身不由己的无奈,以及对自由的渴望都表达出来了。

全诗用最朴实的语言,把战乱年代普通人的乡愁写得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用大雁作对比,不需要直接说多痛苦,但读着读着就能体会到那种撕心裂肺的思乡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