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眼镜为主题,用生动比喻和巧妙对比展现了眼镜的神奇功能,同时暗含对传统认知的颠覆。
前两句用"水母触须"和"轻巧篱笆"形容眼镜的形态,突出其精致轻盈。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看似遮挡视线("遮隔暗"),实则让人看得更清楚("视瞻明");就像透过云雾赏花反而更清晰,月亮在镜片折射下出现双重影像。这种矛盾效果被写得饶有趣味。
最后两句用舜帝"重瞳"的典故玩了个幽默:传说舜帝有两个瞳孔被视为异相,但如今普通人戴眼镜就能获得"双重瞳孔",反而让古代圣贤的异相显得平常。这种古今对比既展现了科技进步,又透着一丝对传统的调侃。
全诗把日常用品写得妙趣横生,通过"遮挡却助明"的反差、古今视野的对比,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有时看似阻碍的事物(如镜片),反而能帮我们打开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