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扬州萧瑟寂寥的画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浓重的思乡愁绪。
开篇用"湖山深处"和"曲江头"点明地点,红蓼白蘋的鲜艳色彩与"烂漫秋"形成对比,暗示繁华即将逝去。接着用"溪月汀花"的美景与"对酒"的闲适,突然转折到"凄风冷雨登楼"的孤寂,形成强烈的情感落差。
"霜鸿"(带着寒霜的大雁)和"烟水茫茫"进一步强化漂泊无依的感觉,大雁南飞勾起游子乡愁,朦胧的江水更添迷茫。"丛菊凋残""枫树老"用植物衰败的景象呼应"秋深",最后用"寥寂古扬州"收尾,让整座城市都笼罩在苍凉的秋意中。
全诗妙在处处写景却句句含情:红白相间的秋花、冷雨中的小楼、南飞的大雁、枯老的树木,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令人身临其境的秋日世界,而字里行间流淌的,是每个异乡人都能共鸣的孤独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