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眠

独眠窄院似江舲,但有垂帘不障屏。
月到帐心花影白,梦看天色水光青。
乍来风响参鸣雁,寄我乡愁落大溟。
料得此时吾屋外,荻花鸥渚有疏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狭小院落里睡觉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深深的孤独和乡愁。

前两句写睡觉的环境:院子像条小船("江舲"),只有垂下的帘子没有屏风,营造出狭小简陋的感觉。"月到帐心花影白"写月光照进帐子,白色的花影投映进来,画面清冷幽静。后一句"梦看天色水光青"写梦中看到青色的天光和水色,现实与梦境交融。

中间两句突然转折:风吹来的声响里夹杂着雁鸣,把作者的乡愁带向远方的大海。这里用大雁(候鸟)和浩瀚的海洋,衬托出个人乡愁的渺小与深远。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想象:此刻家乡的屋外,芦苇丛中、鸥鸟栖息的沙洲上,应该能看到稀疏的星星。这个画面既美丽又寂寞,与开头"独眠"呼应,让整首诗的孤独感更加强烈。

全诗妙在把孤独的夜晚、思乡的情绪,通过月光、风声、雁鸣、星光这些具体可感的意象表达出来,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滋味。最打动人心的,是作者在孤独中依然保持着对家乡细微景物的敏感记忆,这种深情让普通的夜晚变得格外动人。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