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茉莉花盛开时的动人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人情味。
开头两句用夸张手法写茉莉花盛开的热闹景象——五百朵花同时绽放,香气浓郁扑鼻。这些花被人从花架移到精美的玉台上,暗示主人对它们的珍视。
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茉莉花仿佛有灵性,懂得选择好的生长环境,更幸运地遇到会养花的高手照料。这里把花比作有思想的人,把养花人比作"仙手",增添了诗意。
五六句转入生活场景:晚风轻拂,仿佛在劝人把茉莉花插在发髻上;桌上堆着像雪一样洁白的花瓣。这里用"劝"字把晚风写活了,用"余雪"比喻花瓣既形象又优美。
最后两句突然引入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听说城南有个叫"秋水"的丫鬟,本来要寄信来,结果信里却是来要花的。这个意外转折让整首诗顿时生动起来,展现了人们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从花开写到人爱,既有对茉莉之美的赞叹,又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特别是结尾的小故事,让整首诗显得格外亲切有趣。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