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自嘲自乐的作品,用轻松幽默的语调讲述了自己清贫却自在的生活状态。
前四句写人生经历: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戈印解亲提"指掌握兵权),如今年老隐居在谷水西边。回忆过去贫贱时无人接济("分冷炙"指分享残羹冷炙),但幸好有妻子甘愿陪自己过清苦日子("耐寒齑"指忍受粗茶淡饭)。
后四句写隐居之乐:清澈的河边赏月、踩着木屐在青翠山林漫步,这样的生活就像获得"醉侯"(指以饮酒闻名的古人)这样的称号一样快活。最后两句特别有趣——虽然没当大官,但给自己封了个"云溪醉侯"的虚名,用幽默化解了现实中的失意。
全诗妙在把清贫生活写得充满诗意:月光可以"摘",山雾浓到能"携带",把普通景物说得像宝贝一样。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展现了古人面对逆境时豁达智慧的生活哲学。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