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朱文公廓然亭韵
清晨出西郊,危径甃滑石。
徐登九日山,眼观天地窄。
沧溟渺无涯,云林森削壁。
徙倚极遐观,感今怀往昔。
而我遂幽寻,尘事忽如失。
颀然隐君子,未审果何得。
磨崖古题名,半含苍藓碧。
日夕促归鞍,青山云乱白。
徐登九日山,眼观天地窄。
沧溟渺无涯,云林森削壁。
徙倚极遐观,感今怀往昔。
而我遂幽寻,尘事忽如失。
颀然隐君子,未审果何得。
磨崖古题名,半含苍藓碧。
日夕促归鞍,青山云乱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时分,独自前往西郊九日山游览的情景。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首先,诗人清晨出发,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这里的“危径甃滑石”形象地描绘了山路险峻,路面滑,给人一种攀登的艰难感。
接着,诗人登上九日山,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叹天地之小。这里的“眼观天地窄”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四周,感受到自然的壮阔和自己的渺小。
然后,诗人看到了广阔的海洋和险峻的山峰,这里的“沧溟渺无涯,云林森削壁”形象地描绘了大海和山林的景象,给人一种壮美之感。
在游览过程中,诗人停下脚步,徙倚在山间,遐想无限。这里的“徙倚极遐观,感今怀往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遐想。
接下来,诗人开始寻找幽静之地,尘事似乎都离他而去。这里的“而我遂幽寻,尘事忽如失”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人遇到了一位隐居的君子,但他并不清楚这位隐士得到了什么。这里的“颀然隐君子,未审果何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隐士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在山间,诗人看到了磨崖上的古题名,这些题名已经半被青苔覆盖。这里的“磨崖古题名,半含苍藓碧”表达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沉淀。
最后,诗人日夕归来,眼前的青山和白云让他陶醉。这里的“日夕促归鞍,青山云乱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览九日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李倜
李倜,号员桥,祖籍河南(今河南洛阳)。曾和朱熹诗。事见清康熙《南安县志》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