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意象和比喻,传达了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
首先,“贤圣中来不杀生”,这里的“贤圣”指的是有德行的人,他们秉持仁爱之心,不伤害生命。这句话告诉我们,善良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会伤害生灵。
接着,“其家子母自团圆”,这里的“子母”指的是家庭,表达了家庭和睦、亲情团聚的美好画面。这说明,贤圣之人不仅自己与自然和谐,还能将这种和谐传递给家庭,让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然后,“阴阳造化初无迹”,这里的“阴阳”代表自然界中阴阳平衡的状态,而“造化”则是指自然界的变化。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然界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最初是没有任何痕迹的,意味着一切美好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最后,“春在花枝特地妍”,这里的“春”代表生机勃勃的季节,“花枝”则是春天的象征。这句话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美好景象,说明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春天是特意为人们呈现的美丽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贤圣之人与自然、家庭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自然界阴阳平衡、万物生长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释文礼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