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岭

南岐地何高,凤岭踞其右。
路绝无钩梯,直上若悬溜。
日月互蔽亏,光明错昏昼。
云雾四荡潏,雷车中杂糅。
飞龙何衙衙,夭矫出岩窦。
俯瞰两当水,奔流下腾凑。
转石类抟橶,画沙成篆籀。
初疑饥蛟蟠,更作外蛇斗。
闻昔周文王,盛德及灵囿。
凤鸟此来集,世远事悠谬。
末季重边防,戎马几驰骤。
秋风吹散关,一夕惊老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凤岭"的高山险峻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历史联想,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与历史的沧桑。

开篇直接点出凤岭的高耸地势,说它像悬空的水流一样陡峭。接着用日月被山体遮挡、昼夜难分的景象,突出山的高大;再用云雾翻滚、雷声轰鸣的描写,渲染出山间的磅礴气势。

中间部分用"飞龙"比喻山势的蜿蜒,俯瞰山下河流奔腾如篆书般曲折。这里用"蛟龙盘踞""蛇类争斗"的比喻,让静态的山景充满动态的生命力。

后段转入历史联想:先写传说中周文王时期凤凰来栖的盛况,又转到后世战乱频发的现实。最后用"秋风吹散关"的萧瑟景象,与开头的雄浑形成对比,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完美融合:既写出了高山大川的壮美,又通过今昔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比喻生动形象,如"直上若悬溜""飞龙何衙衙",让险峻山势跃然纸上。结尾的秋风意象,给全诗增添了一丝苍凉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