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殿院去国

殿中簪笔英风凛,直比朱弦清玉壶。
谏奏百篇多蹇谔,精忠一力撼乾枢。
笑哦老凤池边句,要取骊龙颔下珠。
扣阙举幡心未副,芳名赢得满江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正直敢言的官员(徐殿院)被贬离京的场景,赞颂了他的忠诚与风骨。

前四句用比喻和事实展现人物形象: 1. "殿中簪笔"像战士佩剑,突出他御史身份的威严;"朱弦清玉壶"比喻他为人正直清白,像紧绷的琴弦般刚直不阿。 2. 他写了上百篇直言进谏的奏章("蹇谔"即正直之言),用全部忠诚试图影响朝廷决策("撼乾枢"指动摇权力中心)。

中间两句用典故写他的抱负: 3. "老凤池边句"暗指他像凤凰般高洁,在权力中心(凤凰池代指中书省)坚持自己的主张。 4. "骊龙颔下珠"比喻他敢于冒险获取珍贵真理,就像传说中从巨龙下巴取宝珠。

最后两句写现实落差: 5. 虽然他在宫门外叩首、举幡抗议(汉代官员直谏的方式),但皇帝最终没有采纳意见。 6. 尽管如此,他的美名已传遍天下("江湖"指民间),说明正直的人终会赢得人心。

全诗通过对比理想抱负与现实挫折,突出了人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就像现代社会中坚持原则的人可能暂时受挫,但时间会证明他们的价值。诗中"笑哦"二字尤其动人,显示他即使失败也保持从容,这种精神境界正是最打动读者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