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济

石色丹砂文,林木翠相合。
灵源一派长,近与银汉接。
老眼挂千仞,吟步绕百匝。
云遮忽有无,路坳见重叠。
风响闻笙竽,龙灵化蛙蛤。
再掬清泠波,一洗□滞匼。
但愿高高流,勿以众流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神秘的山林画卷,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意境。

开篇用"石色丹砂文"形容红褐色的山石纹理,与翠绿林木形成色彩碰撞,勾勒出鲜明的视觉画面。"灵源一派长"将山泉比作连接银河的纽带,赋予自然景观神圣感。

诗人以"老眼挂千仞"的夸张手法,展现悬崖之高与视野之远。"吟步绕百匝"生动表现徘徊寻幽的情态,云雾时隐时现、山路迂回曲折的描写,营造出探秘般的趣味性。

诗中巧妙运用通感手法,"风响闻笙竽"把风声比作仙乐,而"龙灵化蛙蛤"的想象既体现自然的神奇,又暗含对世俗的调侃。最后掬水洗尘的细节,传递出涤荡心灵的精神追求。

全诗通过"高高流"与"众流"的对比,表达了保持高洁品格的期许。诗人用行走山水的亲身经历,将自然景观转化为心灵感悟,在寻常景物中发掘出不寻常的诗意,让读者感受到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

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