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同德久诸季小饮,出示所作,即席答之)

律吕自相召,韶F324不难谐。致君泽物,古来何世不须才。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
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五年离索,谁谓谈笑豁幽怀。况我早衰多病,屏迹云山深处,俗客不曾来。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老友重逢的喜悦,以及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感。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上片(前段)讲的是人生选择:
1. 开篇用音乐打比方,说不同的音律自然能和谐共鸣,暗示有才华的人总会有用武之地。
2. 但作者选择"躺平"——在山林里喝酒聚会,袖手旁观世事。这种闲适生活反而让他心安,连老朋友远道而来都不怕别人说闲话。

下片(后段)写重逢场景:
1. 秋夜漫长,老友们点着蜡烛喝酒聊天,五年没见的生疏感在谈笑间烟消云散。
2. 作者自嘲是个早衰多病的"宅男",住在深山里很少见客。但今天特意打扫门前的落花,为知己敞开柴门。

全词亮点在于:
- 用"袖手何妨闲处"这种俏皮话,把消极避世说得理直气壮
- "扫花径"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见隐居者难得殷勤待客的样子
- 通过对比"俗客不来"和"为君开门",突出知己的珍贵

本质上是在说:虽然我有治国才能,但更享受现在喝喝酒、会好友的简单生活。这种"佛系"人生态度,配上秋天夜话的场景,有种温暖的治愈感。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