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行

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一作人)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四川皆属山南西道),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一作簿)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农民的悲惨生活,充满对和平的渴望。

开头用大麦枯萎、小麦发黄的画面,暗示灾荒年景。男人躲藏、女人哭泣的细节,直接展现百姓的恐惧无助。"胡与羌"(外族侵略者)拿着镰刀抢粮的画面,解释了这种恐惧的来源——战争掠夺。

虽然当地有蜀地士兵驻守,但"江山长"三个字点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的现实困境。诗人用"辛苦"二字,道尽士兵疲于奔命的无奈。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百姓幻想能像鸟儿长翅膀,乘着白云飞回故乡。这个比喻简单却有力,把乱世中人最朴实的愿望——平安归家,表达得令人心酸。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庄稼、镰刀、白云这些日常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