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王烈女 其一
臣不幸死忠,女不幸死节。
泰山与鸿毛,一死轻重别。
王家有女住会川,幼与徐氏缔良缘。
于归有期占燕喜,岂知事变仓猝起。
狂子入我室,感悦身孤危。
投梭大骂尔何为,我颈可以断,我心不可移。
须臾娇颜刃下死,道光己亥三月二日之未时。
悲风四起日昏黑,皇天后土惨无色。
但留双眸炯炯光,生不敌贼死捉贼。
风动锒铛入狱门,鉴此可以慰贞魂。
何时沥尽仇人血,摘心列祭如鸡豚。
官为请旌朝门许,坊表峨峨典重举。
到此死却贤于生,生时谁知王烈女。
泰山与鸿毛,一死轻重别。
王家有女住会川,幼与徐氏缔良缘。
于归有期占燕喜,岂知事变仓猝起。
狂子入我室,感悦身孤危。
投梭大骂尔何为,我颈可以断,我心不可移。
须臾娇颜刃下死,道光己亥三月二日之未时。
悲风四起日昏黑,皇天后土惨无色。
但留双眸炯炯光,生不敌贼死捉贼。
风动锒铛入狱门,鉴此可以慰贞魂。
何时沥尽仇人血,摘心列祭如鸡豚。
官为请旌朝门许,坊表峨峨典重举。
到此死却贤于生,生时谁知王烈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叫王烈女的女子为保贞洁而壮烈牺牲的故事,歌颂了她宁死不屈的刚烈品格。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头用对比手法点明主题:大臣为国尽忠是光荣的,女子为贞洁而死同样值得敬重。就像泰山和羽毛的重量对比,同样是死,意义却完全不同。
2. 中间详细叙述事件经过:王家女儿本要与徐家结亲,却在婚前遭遇歹徒侵犯。面对威胁,她掷梭大骂"可以砍断我的脖子,但改变不了我的心",最终被杀害。诗中特别描写她死后仍睁着炯炯有神的双眼,暗示她死不瞑目要看着仇人伏法。
3. 结尾写事件影响:官府为她立牌坊表彰,人们用仇人的心肝来祭奠她。最后两句尤为深刻:她死后反而比活着时更受敬重,生前谁能想到这个普通女子如此刚烈?
诗歌用直白的叙事和生动的细节(如"娇颜刃下死""双眸炯炯"),塑造了一个刚烈如火的女性形象。通过生前默默无闻与死后备受尊崇的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对女性价值的忽视,也展现了底层女性惊人的精神力量。诗中"生不敌贼死捉贼"等句,既写实又充满戏剧张力,让这个悲剧故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