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歌者陈(怜)二首 其二 (辛亥)

千钟已分醉如泥,授色留宾曲转低。
想像天河犹未落,长鸣不听汝南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酒宴上的沉醉场景,充满浪漫的想象和微妙的情绪变化。

前两句写实:诗人说自己早已喝得烂醉如泥("千钟"夸张形容酒喝得多),但仍在招待宾客。这时宴席上的乐曲声渐渐低缓下来,暗示夜已深,宴会接近尾声。

后两句转入奇幻想象:醉眼朦胧中,诗人感觉天上的银河(天河)似乎还未西沉,依然挂在天边。最后一句最有趣——他说自己醉得连汝南的报晓鸡鸣都听不见了,既说明醉酒之深,也暗含"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意味。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酒醉写得如此诗意:用"天河未落"的壮阔景象反衬醉态,用"不听鸡鸣"的细节暗示贪恋欢宴的心情。既展现了及时行乐的豪放,又透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淡淡惆怅,让人感受到古人宴饮时那种纵情又风雅的独特情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