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秋天离别时的伤感心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久客逢秋心易伤"说的是:一个人在外漂泊久了,到了秋天更容易感到伤心。秋天本就容易让人伤感,何况是长期离家的游子呢?
第二句"新声还此尽离觞":虽然听到了新的曲调(可能指送别的音乐),但还是要喝完这杯离别酒。"尽离觞"就是喝完送别的酒,表示不得不分别了。
第三句"休将半路梅花岭":劝告对方(或自己)不要在半路的梅花岭停留。梅花岭可能是个真实地名,也可能象征人生中途的某个地方。
最后一句"梦断相思玉茗堂":说在玉茗堂(可能是他们曾经相聚的地方)的相思美梦已经破碎了。表达了离别后,再也无法重温往日美好时光的遗憾。
整首诗用简单的意象——秋天的伤感、离别的酒、中途的停留、破碎的相思梦,生动地表达了游子离别的痛苦和对往昔的怀念。语言直白但情感真挚,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那份离愁别绪。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