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泉

贤良知足辱,为尔戒贪名。
一酌不能惑,千年依旧清。
深涵秋汉色,冷浸古松声。
珍重荒碑在,何人曾泪倾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眼名为"贪泉"的泉水为引子,探讨了人性与廉洁的主题。

前四句点明主旨:泉水虽被冠以"贪"的恶名,但真正贤明的人不会被虚名所迷惑。就像这泉水,即使被人污名化,千年来依然保持清澈本质。这里用泉水比喻人的品格——外在评价改变不了内在的高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深化主题:"秋汉色"指秋天银河般澄澈的色泽,"古松声"让人联想到松树傲霜的品格,这两个意象共同营造出清冷高远的意境,暗示廉洁之士如这泉水般深邃澄明,经得起时间考验。

结尾两句意味深长:那块被遗忘的石碑,曾让多少人惭愧落泪?这里暗指那些面对廉洁典范而自惭形秽的贪腐之人,警示世人要珍视操守。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道德品质具象化——用一眼泉水贯穿始终,既写实又象征。通过"名实之辩"(名声与实质的关系)告诉我们:真正的清廉不在于外界评价,而在于内在坚守,就像那汪清泉,无论被如何命名,始终不改其清澈本性。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深刻的道理变得可感可触。

古成之

宋惠州河源人,徙居增城。字并奭。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召试馆职,除校书郎。张泳帅蜀,辟知魏城。运米以济饥民,发药以疗疾疫,立乡校,课农桑,俗为之变。真宗咸平中辟知绵竹,卒于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