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二日同敬身授衣过重阳庵薛尊师房

有客佩含景,丹房迥在东。
开窗俯尘世,坐树御天风。
白羽花閒骥,青衣泉上童。
日长能省事,吹笛此山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隐逸场景,充满仙风道骨的意境。

开头两句"有客佩含景,丹房迥在东"是说:有位客人(可能指薛尊师)佩戴着象征仙气的玉佩,他的炼丹房远远地坐落在东边。这里用"丹房"暗示主人是修道之人。

中间四句展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画面:打开窗户就能俯视人间烟火,坐在树上仿佛能乘着天风遨游。白羽般的花朵间有神驹漫步,泉水边站着穿青衣的童子。这些意象都充满道教色彩,"白羽花""青衣童"都是仙境中常见的元素。

最后两句"日长能省事,吹笛此山中"点明主题:在这悠长的夏日里,远离俗务的烦恼,只需在山中吹笛自娱。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炼丹房、天风、神驹、仙童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修道世界。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让人感受到山中避暑的清凉和超然物外的闲适。诗人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让读者也仿佛置身那个凉风习习、笛声悠扬的山中夏日。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