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鹧鸪洞

岸冻树逾瘦,日高林始明。
瑶草密如积,玉泉中暗鸣。
初至心为动,欲归脚还停。
江湖千万峰,穿侬两鞋青。
如何鹧鸪岭,咫尺来未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山林中静谧而神秘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向往。

开头两句用"冻"和"瘦"形容光秃秃的树木,用"日高"和"明"展现阳光穿透林间的画面,形成冷暖对比。接着描写茂密如毯的珍贵瑶草和暗处叮咚的泉水,用"密如积"和"中暗鸣"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刚到时被美景震撼,想离开却迈不开腿。"心为动"和"脚还停"形成有趣对比,表现内心的挣扎。后两句用夸张手法说"千万峰"都穿不破他的草鞋,暗示这些山峰都没能留住他。

结尾点出主题:为何近在咫尺的鹧鸪岭,却从未踏足?留下悬念让读者思考。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实的心理刻画,表达了人对未知美景的向往与犹豫,展现了人与自然微妙的互动关系。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