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四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秋出时。
楼上清风犹足喜,水边芳草未全衰。
才凉便可停新酒,薄暮初能著夹衣。
都没人间浪忧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邵雍(号尧夫)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秋天闲适生活的喜爱和知足常乐的心态。

开头和结尾重复的"尧夫非是爱吟诗",像一种自嘲的口吻,表面说"我不是爱写诗",其实正是用诗记录生活。中间部分描绘了初秋的惬意景象:

1. 秋日的美好:楼上清风让人心情舒畅,水边的草还没完全枯萎,既有夏末的余韵,又有初秋的清爽。

2. 生活的舒适:天气转凉正好可以喝新酿的酒,傍晚微凉时能穿上薄夹衣——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小确幸。

3. 豁达的心态:最后点明主题,只要放下无谓的烦恼("人间浪忧事"),平凡日子处处是诗意。这里的"浪忧事"指那些庸人自扰的琐碎烦恼。

全诗用最朴实的语言捕捉生活细节,比如"停新酒""著夹衣"这种接地气的描写,把文人雅趣和市井生活完美结合。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天气刚好,衣服刚好,酒也刚好"的满足感,传递出"珍惜当下"的生活智慧。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