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耕时节喜逢甘霖的欢乐场景,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今朝三月十五,已得如膏之雨"直接点明时间(农历三月半)和事件(下了像油脂般滋润的好雨)。用"如膏"形容雨水,既写出雨水的珍贵肥沃,又暗示这是农民期盼已久的及时雨。
后两句通过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喜悦:"农夫鼓腹歌谣"写人——农民拍着吃饱的肚子唱歌,这个细节既表现雨后农作物的长势良好,也透出人们满足的心情;"万象森罗起舞"写自然——天地万物都在雨中欢快舞动,用拟人手法把整个春天写活了。
全诗短短四句,就像一段欢快的农家短视频:春雨贵如油的日子,农民们因丰收在望而歌唱,连花草树木都跟着雨点节奏摇摆。没有刻意说理,却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类劳动的和谐之美,传递出最朴实的农耕喜悦。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