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圣俞寄金山昙频次韵(是时予方欲请东南一郡)
我虽游都城,心亦无所住。
误得世俗偿,形骸寓冠屦。
少时侍吾亲,游览爱北顾。
至今颇思之,想见江上鹜。
白头昙道人,夙昔竟未遇。
闻其最安禅,无念无作故。
劳生有喧寂,得意无早暮。
尘埃未易厌,皋壤固多趣。
若复乘桴行,从君款幽素。
误得世俗偿,形骸寓冠屦。
少时侍吾亲,游览爱北顾。
至今颇思之,想见江上鹜。
白头昙道人,夙昔竟未遇。
闻其最安禅,无念无作故。
劳生有喧寂,得意无早暮。
尘埃未易厌,皋壤固多趣。
若复乘桴行,从君款幽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圣俞的,表达了自己虽身在官场却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都市生活与自然山水的对比,以及内心对宁静的渴望。
开头四句,作者说自己虽然住在繁华都城,但内心并不留恋这里。勉强适应世俗生活,身体穿着官服却像戴着枷锁。"形骸寓冠屦"这个比喻很形象,说明官场生活让他感到束缚。
中间部分,作者回忆起年轻时陪父母游历北固山的快乐时光,至今仍想念江上自由飞翔的水鸟。这里用"江上鹜"的自由反衬自己在官场的不自在。提到昙频道人时,羡慕他能达到"无念无作"的禅修境界,暗含对自己忙碌生活的反思。
最后几句是重点,作者认为人生总有忙碌与清闲的时候,不必强求何时才能如愿。虽然尘世生活让人厌倦,但自然山水永远充满乐趣。最后两句直接表白:如果能放下一切乘船远行,真想和你一起去寻找那份幽静。
全诗的魅力在于真实展现了现代人也能共鸣的矛盾:身在职场心向自然。作者没有说教,而是通过个人感受和生动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尘埃未易厌,皋壤固多趣"这样的句子,至今仍能引起都市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