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鸟的命运,探讨了环境对个体价值的影响。
开头用两种鸟做对比:箫韶(象征高雅音乐的神鸟)和爰居(普通海鸟)。诗人说神鸟的音乐虽然美,但海鸟在鲁国城头听到后却感到悲伤。这里暗示高雅艺术未必能被所有人欣赏。
接着用舜帝时代的典故:当时凤凰来朝是祥瑞,和谐之音人人爱听。但诗人指出,同样的和声在不同时代可能变成噪音,因为大众的欣赏能力参差不齐。
后四句点明核心思想:时代变了(浇淳指世风变化),同样的音乐(聪昧指听觉感受)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反响。最后以播鼗武(摇小鼓的乐师)自比,说在喧嚣的当代,自己像海鸟一样找不到归宿,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全诗用鸟喻人,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真正的才华需要遇到懂它的人和环境,否则就像海鸟听神乐,只会感到格格不入。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理想时代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