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金吾刘侯子大

麻城起柱下,簪笔封皂囊。
百僚望神采,正色立朝堂。
一时端毅风,凛栗孰敢当。
播迁旋奋跃,汲直名颉颃。
赞军平祸乱,理郡惟循良。
既建河渠功,漕粟盈千仓。
疆隅久不靖,套虏势益张。
东城黄河岸,南守定边防。
铁柱据水源,花儿浚沟唐。
二边重险固,总制维金汤。
西戎经略定,分北各有方。
归拜大司马,猃狁亦于襄。
肃皇召主爵,宫保加服章。
饬终更异恩,延荫奕叶长。
金吾遇圣主,三命犹循墙。
宣赏秀春刀,八尺身昂藏。
受诏统亲军,礼视诸侯王。
内以备宿卫,外维镇非常。
七校胡越骑,韎韐随晨装。
扈从谒九陵,豹尾腾以骧。
下直读赐书,宴客奏雅觞。
名家称祖孙,秉礼严宗祊。
毕公本世美,兵权掌戎行。
郑武能缁衣,司徒赞皇纲。
汉庭陋安世,晋代羞当阳。
吾请歌彤弓,为子增慨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刘侯子大的金吾将军(皇家禁卫军统帅)的传奇人生,歌颂他的文治武功和忠勇品格。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漕粟盈千仓")讲述刘将军的仕途轨迹:
- 他最初是麻城小官(柱下史),因正直敢谏("正色立朝堂")获得重用
- 既能在朝堂刚正不阿("凛栗孰敢当"),又能外放地方治理有方("理郡惟循良")
- 特别提到他主持水利工程("河渠功")让粮食丰收的政绩

第二部分("疆隅久不靖"到"猃狁亦于襄")重点写军事成就:
- 镇守边疆对抗蒙古部落("套虏"),在黄河沿岸构筑防线("铁柱据水源")
- 作为总制使打造坚固防御("总制维金汤"),制定周密的边防策略
- 最终因功升任兵部尚书("大司马"),连外敌都表示臣服("猃狁于襄")

第三部分("肃皇召主爵"到结尾)展现他晚年的荣耀:
- 皇帝赐予宫保头衔和华丽官服,子孙都获荫庇
- 虽身居高位("礼视诸侯王")仍保持谦逊("三命犹循墙")
- 日常统领禁军、陪皇帝祭陵,闲暇时读书宴客的贵族生活
- 最后用毕公、郑武公等历史名臣作比,强调他们家族世代忠良的传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铁柱据水源""豹尾腾骧"等生动比喻,把军事部署写得气势磅礴
2. 通过"簪笔封皂囊"(文书工作)到"八尺身昂藏"(武将英姿)的对比,展现人物文武双全
3. 结尾用"彤弓"(天子赐弓)典故,既符合将军身份,又暗喻功绩值得歌颂

全诗像一部微型传记,让我们看到明代杰出将领的完整人生轨迹,既有金戈铁马的豪情,又有读书人特有的儒雅气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