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望日钱塘玛瑙寺僧照觉原过幽湖读书所出示诗数篇因其别也走笔赋诗一首为赠且有紫微山之约云
野老读书溪水南,浑如杜甫百花潭。
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
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
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
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
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
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老人在溪边读书的闲适生活,同时表达了与僧人朋友相聚论诗的雅兴。全诗语言自然流畅,充满山林野趣。
首联"野老读书溪水南,浑如杜甫百花潭"用杜甫在成都百花潭的典故,将自己比作杜甫,展现悠然自得的读书生活。一个"浑如"(简直像)道出了与古人神交的满足感。
颔联"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写得很有趣味。"七七"暗用道教传说中七月初七仙人下凡的典故,"三三"则指佛教"三三昧"的修行境界。诗人说虽然等不来仙人,但与僧人朋友谈禅论道也很惬意。
颈联"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景:连绵秋雨让野菊凋零,初霜打在未熟的柑橘上。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暗含时光流逝、事物未达圆满的人生感悟。
尾联"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用葛洪炼丹的典故,相约在紫微山继续畅谈诗歌。"连夜"二字凸显出诗人与友人相见恨晚、彻夜长谈的期待。
全诗妙在将日常生活写得超凡脱俗:读书、会友、赏景这些寻常事,在诗人笔下都带着仙气。通过"仙人""禅客""葛洪"等意象的穿插,把平凡的秋日聚会升华成具有道教色彩的雅集。诗中"七七""三三"的数字对仗,以及"荒菊""未熟柑"的意象选择,都显示出诗人炼字造句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