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朝曲

野桃竞破胭脂簇,新水回溪涣寒玉。
美人晓云绕犀绿,阿郎蹴鞠谁家归。
青绫正暖蝴蝶飞,轻风催换吴罗衣。
西街狮子五色舞,东街土牛迎甲午。
山人起听四更雨,江城谩击娱春鼓。

现代解析

这首《春朝曲》描绘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春日清晨图景,充满生活气息和民间趣味。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自然界的苏醒(前两句)
野桃花像胭脂一样红艳艳地绽放,溪水解冻后像流动的寒玉——这里用"破"字形容桃花突然盛开的爆发力,用"寒玉"比喻溪水的清澈冰凉,让人仿佛看到春天突然到来的鲜活画面。

2. 人间烟火气(中间六句)
镜头转向市井生活:晨雾中梳着时髦发型的女子,玩蹴鞠归来的少年,绫罗衣裳上飞舞的蝴蝶,人们忙着换上轻薄的春装。东西两街的民俗表演更热闹——西街舞着五彩狮子,东街推出泥土塑的春牛(古时立春习俗),整个城市沉浸在迎春的欢乐中。

3. 诗人的春感(最后两句)
在这狂欢背后,山中诗人独自听着夜雨,城市的迎春鼓声远远传来。这种热闹与宁静的对比,暗示着不同人感受春天的不同方式——有人参与庆典,有人静静品味。

全诗妙在把春天写得有声有色:视觉上有红桃、绿发、五彩狮子;听觉有鼓声雨声;触觉有"青绫正暖"的温度变化。最精彩的是"轻风催换吴罗衣"这句,春风像着急的裁缝,催促人们赶快换上春装,把无形的风写得活灵活现。

0